生活中很多人会把经常感冒、发热归结为免疫力低下,还有很多保健品宣称可以提高免疫力,据说,免疫力提高了,身体好,不容易生病,即使生病也比较容易恢复……那么免疫力到底是什么呢,我们人体的“免疫力”是否应该被提高?
免疫系统具体分为两类
我们常说的“免疫力”,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。免疫系统具体分为两类:固有免疫(又称非特异性免疫)即机体在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,例如皮肤、黏膜等。适应免疫(又称特异性免疫)指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所产生的一系列防御功能,例如通过接种疫苗获得抗体。
如果固有免疫未能阻挡住病毒,人体感染以后,免疫系统便会自动进行免疫应答,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病毒。产生针对病毒的中和性抗体,使病毒失活而无法继续感染人体细胞。产生杀伤性T细胞,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,使病毒失去繁殖场所。
免疫力太强或太弱会怎样
当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,各部分会依据机制互相合作、制约,按部就班地把大部分“坏分子”清理掉。一旦平衡被打破,免疫系统发生紊乱,这个防火墙就失灵了。此时,一般会出现两个现象。
1. 免疫力过强
免疫功能过于强大,免疫细胞会对来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(比如花粉、毛发等)发起攻击,导致过敏反应。严重时,免疫细胞甚至会攻击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,引发免疫性疾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2. 免疫力减弱
当“安保系统”休息,该清除的“坏分子”无法管理时,身体就容易出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各种疾病,如病毒性感冒等。
如何让免疫力保持动态平衡
1.长期的适度运动。诸多研究发现,坚持长期的适度运动可以调整免疫功能,每天20~40分钟的规律运动可以全面调动人体免疫力,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状态。不要临时抱佛脚进行高强度运动,以免使免疫系统紊乱。
2.保持规律充足睡眠。人体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,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免疫系统T细胞功能,妨碍B细胞产生抗体;长时间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。
3.均衡饮食、控制油盐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,应保证食物多样性,多吃新鲜蔬果,以及奶类、大豆等优质蛋白,建议每天饮水1500~1700毫升。需注意,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分,会使唾液分泌到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,给病毒、细菌提供了侵入上呼吸道黏膜的机会。高油、高脂、高糖饮食,会导致超重、肥胖发生,刺激体内炎症反应,干扰免疫反应调节。
4.调整心理免疫力。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大脑的支配,良好的心理因素可以增强免疫力,不良的心理因素会降低免疫力。如果有难以排解的烦忧,可以与家人朋友沟通倾诉,也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喜欢的事情,转移注意力。






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