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热了,一杯冰水喝下去感觉神清气爽,但有人表示:喝冰水对肠胃不好,热水暖胃还对身体好。那么,冰水真的很伤胃吗?
很多人觉得,自己一喝冰水就会出现腹泻、腹痛等问题,所以将冰水看成是“洪水猛兽”。事实上,胃部不适并不能只怪冰水。凉的东西穿过口腔、食道,到胃里时已经没那么冷了,特别是含在嘴里慢慢吃或吃得很少的时候,一般不会达到伤害肠胃的地步。而人又是恒温动物,身体有一套严密的温度调节机制,胃内温度变化都会控制在0.3℃内,也就是说喝冰水时身体会打颤,就是体温中枢给身体发出信号,通过肌肉颤动产生更多热量来恢复胃内温度正常。
1.对冷的东西敏感:不同人对于冷的反应和耐受程度不同,一喝冰水就不舒服,可能是因为消化道平滑肌对温度相对更敏感,吃下的冰冷饮食让胃肠道发生了痉挛。2.水不干净:喝冰水有不适还可能与水不干净有关,水中若有一些细菌病毒、寄生虫等,就可能导致腹痛、腹泻。
虽说冷水、热水本质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,但是以下这些人群,还是要多加注意:比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、肠胃消化功能不好、有胃肠疾病的人群。冰水会刺激胃部血管出现短暂性的收缩以及肠道痉挛,导致胃痛、腹泻等。这些人群在进食一些冰冷食物时,会使口腔黏膜受刺激,进而导致头部以及面部血管收缩,影响神经中枢,引发头痛。虽然持续时间并不长,但十分不适。运动以后,胃肠的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此时喝冰水会刺激胃肠道血管、黏膜,使胃肠道血管、黏膜急剧收缩,导致胃肠道痉挛,从而出现腹痛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
热水也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好,过烫的水反而会损伤食管黏膜以及消化道黏膜等,增加罹患食管癌的可能,所以日常饮水、饮食以温和为宜,不要超过65℃。
来源:山东疾控、科普山东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